目前分類:網路資訊 (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移動錢包將會給你更多在實體店消費的理由

今年,Apple Pay、PayPal、以及支付寶都將會在更多實體店內推廣他們的電子商務技術,說服商務接受全新的移動支付方式。還有一些規模不大的初創公司,也在不斷自我優化希望能夠改變人們的購物支付方式。

蘋果為NFC支付鋪平了道路,如今很多大品牌零售商都開始接受這種支付方式了,比如梅西百貨和麥當勞,但這依然是一條漫長的道路,移動錢包公司依然需要努力說服消費者嘗試使用自己的支付App買單,而不是選擇刷卡。

去 年三月,PayPal收購了Paydiant,這樣很多實體店舖(比如賽百味)都能夠接受移動錢包支付了。值得一提的是,Paydiant還是零售商商聯 盟MCX旗下CurrentC移動錢包的開發商,這款App的設計目的,一方面希望提供客戶忠誠卡服務,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給予全新的支付解決方案。

MCX 是否是否會將PayPal作為一個支付選項,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零售商協會似乎很希望能夠切掉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比如蘋果和Visa),因為這樣一 來,消費者每次購物的時候,他們就可以直接從他們的銀行賬戶裡扣款了。即便如此,在2016年,很多商戶App應用裡很可能會選擇採用PayPal(或支 付寶)作為支付方式。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四季度,PayPal對外披露採用了Venmo作為線上商戶的支付選擇之一。這一舉動顯然有 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Venmo支付服務非常受「千禧一代」年輕人的歡迎。如果PayPal實施「支付用Venmo(Pay with Venmo)」這種策略,允許消費者使用Venmo在線上和實體商戶內支付,那麼無疑是一種非常有競爭力的方式,而且也極有潛力抓住一批規模龐大且活躍的 移動消費用戶。目前,「支付用Venmo」策略已經開始實施,雖然現在暫時無法看出具體效果,但是預計在2016年會有所建樹。

當然,我 們不能忘記Square,該公司最近上市了。在過去的幾年裡,Square做了大量努力,希望消費者在購物時能夠使用他們的支付解決方案,但是都不太成 功,事實上,Square針對小商戶也開發了很多廣受歡迎的工具,比如店內專屬的POS終端和為餐廳設計的外賣平台。最近,他們還開放了其P2P支付 App應用Square Cash,允許用戶直接支付商戶服務。2016年,Square很可能會不在嘗試消費者產品和商戶服務,而是開發一款消費者真正想要的移動錢包。

除 了我們支付方式的改變,一些初創公司也希望能夠彌補線下和線上購物之間的鴻溝,並在中間建立連接橋樑。比如,Oak Labs開發了一款觸摸屏試衣鏡,讓消費者在線下實體服裝店買衣、試衣的時候體驗到線上感覺。這些公司開發的產品和服務都在模糊線上線下體驗,預計 2016年這一趨勢仍將會繼續。

自動購物將無處不在

2015 年初,亞馬遜剛剛推出Dash一鍵購物實體按鍵的時候,不少人覺得就是個笑話,但事實上,亞馬遜並不是唯一希望整合家居購物智能接口的電商。對於那些需要 智能化購物的家庭用戶來說,Dash絕對是一個「值得點擊」的按鍵,它可以被放置在家中任何一個位置。點擊這個按鍵,就能自動下單常用的家居產品。值得一 提的是,萬事達卡(MasterCard)也希望能在支付領域模仿亞馬遜,他們希望消費者無論購買什麼商品(從鑰匙鏈到珠寶)都能使用萬事達卡自動支付。

2016年,我們會看到很多家用電器(爐灶,微波爐,冰箱)上配置「下單」按鍵,或是其他類似的購物機制。

P2P支付領域的競爭將會升溫

Venmo 在P2P支付應用領域裡一直佔據著統治地位,但現在,他們正在嘗試更加傳統的電子支付模式(見上圖),而蘋果也一直覬覦Venmo的地址,希望能夠取而代 之。據報導,蘋果和很多銀行進行了談判,希望能夠制約競爭對手Venmo,此外谷歌,Square,還有Facebook也都希望爭奪這一市場,希望從中 分到一杯羹。

通常來說,移動錢包的目標就是要變成一種整體性支付工具,解決在金融App應用裡的一切用戶需求。2016年,那些移動錢包服務提供商肯定會擴大他們的服務支持範圍,提供整體化支付服務。

Facebook將變成西方的微信

Facebook 一直在開發旗下即時通訊應用Facebook Messager平台,其中很可能會加入更多購物功能。最近,這家社交網絡巨頭和Uber進行了合作,推出了應用內置駕乘服務。實際上,Facebook Messager已經開始幫助消費者和部分企業建立聯繫,而他們更多的是扮演一種客戶服務平台的角色,人們在上面可以聯繫零售商查詢商品是否有貨,能否快 遞,或是退貨等事宜。如果這種模式能夠成功,Facebook預計會將旗下人工智能私人助手M整合進Messager,把他們的電子商務服務提升到一個新 高度。

儘管和PayPal關係不錯,但Facebook也有大把機會在自己的Messager即時通訊平台上提供更多按需服務。當然,他 們也和其他電子商務公司有著不錯的關係。去年年初,Facebook和電商平台Shopify合作,在主頁新增了「Shop」板塊,幫助消費者直接在其平 台上購物。2016年,相信在Facebook和Messager上Shopify會帶來更多零售體驗。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數字金融產品正在變成熟,也做好了「接管」傳統機構的準備。未來在實體店內依然有很多消費者消費,而像蘋果,PayPal,以及谷歌也將會採用各種刺激手段,吸引消費者使用他們的數字錢包。

事實上,在電子商務領域仍然有很大的創新空間,2016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8 年,「虛擬實境之父」Lvan Sutherland 開發設計了第一個計算機圖形驅動的頭盔顯示器HMD 及頭盔位置跟蹤系統。儘管以現在的技術看,這款產品實在簡陋,但卻是VR 頭戴式設備的開端。

隨著20 世紀80 年代Dialogue 和Super Vision 兩個系統的誕生,分別解決了虛擬實境的動態靈活性和計算複雜性的問題,虛擬實境技術從研究型階段進入應用型階段,從此在科研、航空、軍事、醫學、教育、工程建築、旅遊等各個領域展開廣泛運用。

何為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即VR),通用的定義是指利用計算機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身臨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的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務,並與之互動。

2012 年, 隨著Oculus Rift 開發項目開始眾籌,虛擬實境迎來一個新的階段,即2C 端的VR 消費電子設備將登上歷史舞台。此後索尼和三星先後發布自己 的VR 消費電子產品Morpheus 和Gear 系列,虛擬實境技術徹底商用且進入面向個人的普及化階段。2014 年Facebook 耗資 20 億美元收購Oculus 成為行業內轟動性的事件,標誌著互聯網巨頭開始搶灘VR 市場。

儘管2015年VR已經開始火爆,但是我們看到2016 年將是VR 產業爆發元年。

因為巨頭們的消費級VR 設備將在2016 年上半年密集發佈。

Oculus Rift CV1(第一代消費者版本)已於1 月7 日開始全球預售,HTC VIVE 系列消費者版本定於2 月末全球預售,而索尼搭載PS4 的新一代消費級Morpheus 預計將於6 月問世,三星的新一代Gear 產品則已在2015 年底上市。

國內方面,樂相科技有望在4 月發佈新的Deepoon(大朋)系列產品M2(移動一體機),走平民化路線的暴風魔鏡也即將推出一體機新產品暴風魔王。

如此多巨頭密集選擇在2016 年發佈消費級產品,搶佔用戶入口,你說這算不算一場說來就來的產業風暴?

消費電子領域的巨頭公司都在紛紛上馬消費級VR 產品,搶佔首批用戶入口。而另一方面,無數創業者也在摩拳擦掌,VC/PE 正在大舉進入這個行業,這其中不乏互聯網巨頭的身影。

從海外看,除了Facebook 在2014 年斥資20 億美元收購Oculus 之外,2015

年也有Magic Leap 這樣的公司完成接近10 億美元的巨額融資。

回到國內,2015 年11-12月,諾亦騰、樂相科技、蟻視等公司高價B 輪融資再次引起產業和資本界的高度關注,國內領先的VR 初創企業估值已達到10 億級別。

VR 相比之智能手機為載體的移動互聯網,它能做到的首先是優化過程體驗,使之看起來更「現實」,讓用戶身臨其境,並從視角、情節、互動方式上全方位實現對內容的構建。如果VR 技術能夠進一步發展,人們進入電影後能夠與角色互動,改變情節,就變成了多人共享VR 遊戲。

二 次元文化興起,互聯網內容的日益豐富以及技術的進步,使得虛擬與現實之間能產生更多的連接與互動,人們可以通過虛擬的方式解決現實需求,又不失體驗,從而 真正縮短距離,節約時間。這種情況首先在虛擬偶像、秀場、VR 直播、VR 實景旅遊等娛樂領域實現,也在不斷向VR 遠程教育、VR 遠程醫療、 VR 會議等工作生活場景裡滲透,最終將實現VR 社交,真正解決人們對於「距離」的痛點。

一 些公司已經在佈局這一層面,比如美國技術公司Next VR 通過與三星Gear VR 合作,2016 年將給用戶帶來NBA、足球國際冠軍杯、美網等 賽事的VR 直播。此外,樂視也在佈局VR 在線演唱會直播,華錄百納聯合《我是歌手》將在2016 年4 月之後開始全國巡演並採用VR 技術直播演唱 會,而鳳凰傳媒旗下鳳凰創壹打造的國內首個VR 教育平台—100 維爾網也已經上線。

考慮到人們需求的不斷提 升,並結合技術發展階段,VR 將從滿足對虛擬場景更現實的體驗感開始,逐步實現虛擬和現實的融合,通過對現實場景的虛擬呈現,使人們完成不去現場就能完 成的事情,比如聽演唱會、看球賽、旅遊、實驗操作、洽談會議等,又能實現身臨其境的效果,最終實現人與人通過VR 世界直接連接。

作者: 矮腳虎創作,責編:鄭利鵬。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12月中國旅遊類APP運營商月度排名》顯示,12月份中國旅遊類APP運營商總下載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攜程旅行網、去哪兒網、同程旅遊、小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活力天匯科技有限公司、藝龍旅行網、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途牛旅遊網、驢媽媽旅遊網以及中鐵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2015年12月中國旅遊類APP下載排名公布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寫的是 一個26歲的創業者花了400天創業失敗的教訓,通過文章能感覺到這個創業者的失敗原因,就是被開發App給拖死了,計劃3個月就上線的App,讓外包團 隊做,結果延遲了3個月才上線,最後上線了一堆bug,這樣改bug估計又改了很長時間,這樣算下來大半年甚至一年都過去了,拿的那點20萬的天使投資, 其實就是你拿50萬,甚至100萬,如果碰到這樣的問題一樣是失敗。現在很多App創業者,對行業的瞭解和調研不夠仔細,所以導致了小坑都能把你絆倒。

就拿App開發這個事情來說吧,如果行業外的創業者進入這個行業,首先會做一個App,做App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自己招人才,組建開發團隊,這樣算下來成本很高,有的人寫了文章算下來將近60萬到100萬,質量會好一些,比較自己的團隊自己把控比較嚴格。

還 有一種是找外包公司做,估計10-20萬左右,但是質量不敢恭維,對外包團隊來說,畢竟是做生意,只要糊弄過去就行,行情估計大家都知道,我碰到很多創業 者都找過外包,大多問題比較多,做出來的東西和想像的差別很大,改需求又比較耗費錢,這樣墨跡半年過去了,耗也耗死你了。移動互聯網發展這麼快,一年後是 什麼樣的市場,什麼樣的局面,大家都不知道。

到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是自己招團隊做呢還是找外包?自己招團隊的話,人才招聘難,沒 有競爭力,畢竟小公司去挖大公司的技術,各項福利差一大截,人家憑什麼給你來?找外包呢,太不靠譜,前期給你做完了,後期各種bug一大堆,你讓誰幫你 改,改一個bug收你2萬,你耗得起不?或者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個故事一樣,再給妥妥進度,一年後上線,你更耗不起,所以找外包也非常不靠譜。

如 果你有上千萬的資金,完全可以自己給技術很高的工資,雙倍的價錢來做這個App,比如馬云想做個來往,分分鐘鐘做出來,丁磊做易信,也是一會就做出來,不 過創業者和他們不同的地方在於,你沒有人,錢又不多,還想創業,還渴望成功,面對App開發這道檻,對很多創業者來說,就會是一個死局。

下面,我要給的就是個破局之法。

首先,一定要想明白你要做什麼樣的App

很 多創業者,對自己想做的App想的不夠清楚,然後就開始招人做開發了,於是在開發的過程中,三改五改,改到最後,徹底讓技術人員都憤怒了,最後項目也失敗 了,這些都是創業者在開始的時候做什麼樣的App,有哪些功能,定位哪些人群,想的不夠清楚,估計看到別人做什麼就做什麼,對App沒有經過分析和調研, 就拍腦門決定了。所以做為一個創業者一定要捫心自問,把產品,把需求想清楚,如果你自己想不清楚,你下面的產品經理也不會很清楚,畢竟能完全理解你現在、 以及每時每刻想法的人很少。

比如文章中說的那個創業者,要做個資訊類的App,或者新媒體類的App,那就有文章發佈,文章編輯,文章置 頂,閱讀統計、文章評論等多種功能,其他的功能可能會加入定位、社交的功能,如果想做個電商類的App,類似於京東那樣的,那就是一套交易系統,包含商品 展示、商品報價、用戶購買等多個功能,這個需要你把你將來做的產品,要做個產品文檔出來,所有的東西都要想好。

另外,還包括產品的簡介、用戶定位、市場分析等,當然對於一個行業外的創業者還做不到很完善,可以找個行業內的人幫你做。把這些產品、需求都想清楚了,下面就開始開發App了。

其次,瞭解多種創業方案

目前開發App的方案有很多種,除了剛才說的自己招聘團隊,和外包的方案之外,還有很多低成本的創業方案,由於很多創業者對行業不瞭解,也不知道,下面我就就說說這幾種方案。
app開發價格  

 

1、採用H5+流應用技術

流 應用技術就是基於H5的技術,基礎的H5由於功能太弱,達不到原生App的體驗,所以在H5技術的基礎上,對H5的技術進行強化,產生了H5+的技術,強 化的5+Runtime技術,可以達到原生的體驗,同時在能力上,可以調用原生40萬API, 所以使得使用5+技術,開發出來的App能完美達到原生的App體驗。

另外DCloud對這個技術又進行了升級和優化,推出了流應用,通過流式發行和更新技術,大幅壓縮安裝包並實現邊下邊用,讓App可5秒內完成下載、啟動,同時由於基於H5的技術,實現了跨平台,可以一次開發,同時在其他的微信、百度直達號、安卓商店等六個渠道發佈。

這種技術的好處就是降低了App的開發成本,這樣的App開發成本是原生App開發成本的四分之一,同時在時間上面,比原生縮短了80%的時間,原生的App開發可能需要半年,而流應用開發只要1-2個月即可完成。這種技術的好處在於開發成本低,時間快,方便推廣。

這 個對創業者來說,是個很不錯的創業方案,可以快速進入創業狀態,快速實現App上線,也可以快速試錯,即使失敗了損失也很小。這個解決方案,適合做非遊戲 的App,比如資訊、電商、企業應用、互聯網金融等App,好處就是開發速度快,時間快,上線快,獨立性強(不受限制),成本低(一個前端就可以),方便 創業者快速試錯。

2、公眾號

微信的流行,使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把視線轉移到微信上,微信公眾號的好處就是會讓創業的成本更加低廉,因為申請一個公眾號很簡單,如果你想創業,不想花一分錢,那麼公眾號是個不錯的選擇,公眾號可以讓你的創業成本低到零,前提是你連認證費用都不想花。

這 些都是公眾號的好處,不過公眾號不好的一點就是基礎騰訊的用戶體系建立,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發送限制,獲取用戶資料限制,接口限制等等,如果你想做 個媒體類的創業項目,選擇用戶公眾號倒是沒有問題,但是天花板比較清楚,之前看到很多大號被封,那也是風聲鶴唳,所以說,公眾號創業有好處,也有不好的, 一句話就是不是很自由。

不過,給創業者的一個方案就是前期可以使用公眾號進行創業,驗證自己的想法,看看是不是對的,如果對的話,就可以做App,通過公眾號可以給自己一次試錯的機會。

3、Hybrid App技術

Hybrid App在百科詞條的解釋是:(混合模式移動應用)是指介於web-app、native-app這兩者之間的app,兼具「Native App良好用戶交互體驗的優勢」和「Web App跨平台開發的優勢」。

其 實就是H5技術和原生技術的結合體,在App的開發過程中,把一些重要的功能寫在本地,增強了用戶體驗,而對一些不重要的功能採用H5技術,這樣的好處, 就是減少了App安裝包的大小,方便了技術團隊的維護,方便了降低推廣人員的成本。 如果你的原生應用已比較成熟,未來又想向HTML5發展,那麼先在原生應用裡內嵌5+SDK,新功能使用5+開發,逐步減少原生開發,是穩妥的過渡路線。

這個技術適合那些App已經很成熟,但是後期為了推廣,為了增加競爭力的團隊,方便技術優化的。

4、原生App技術

原生App的開發,我想大家都知道,需要招聘Android、ios開發工程師,需要招聘前端、後端、UI等各個崗位的人,開發週期長,成本比較高,60-100萬,如果你的創業項目經過前面幾個階段已經很成熟,你對原生又情有獨鍾,那麼可以採用原生App的技術。

最後,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

上 面的四種App創業方案,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創業方案,做為創業者可以詳細的瞭解瞭解,到底用那種技術,那種技術最適合自己的情況,大家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 判斷,當然還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技術,大家也可以採用,前提是大家要對這些解決方案多瞭解一些,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畢竟開發完成App,只是創業的 第一道檻,App上線後,用戶數才是你的未來,才是能讓你成功的法寶。

技術是基礎,用戶數才是未來,而能不能獲得10萬用戶,百萬用戶,千萬用戶甚至上億用戶,這個才是App成功的關鍵。

 

 本文轉載自www.yidianzixun.com,責編:林峰。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雷軍投資三原則:1.不熟不投:不是熟悉的人或者熟悉的人推薦的人不投資,不是熟悉的領域不投資。2.只投資人:業務方向或者商業模式都有可能變化,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一次不成,第二次的成算非常大。3.投資後幫忙不添亂:最好的投資人是儘量不管理的投資人。雷軍投資方向偏多元化佈局,從電商到房地產,從互聯網社區到移動互聯網,多方跨界的結果必然是有失有得。本文扒一扒「雷軍系」中最慘烈的電商投資,凡客誠品融資5.3億美元目前處於垮台邊緣,樂淘融資7000萬美元最後賤賣1000萬人民幣……

文/李紅雙

2015年是小米成立5週年,大到各種媒體,小到朋友圈,雷軍和小米一直在不停歇的刷屏,估值從100億到1000億,雷軍帶領的小米功過是非都暫且不提(米粉太多,小編不敢得罪)。今天小編只關注作為天使投資人的雷軍,不得不提的雷軍投資三原則:1.不熟不投:不是熟悉的人或者熟悉的人推薦的人不投資,不是熟悉的領域不投資。2.只投資人:業務方向或者商業模式都有可能變化,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一次不成,第二次的成算非常大。3.投資後幫忙不添亂:最好的投資人是儘量不管理的投資人。

雷軍投資方向偏多元化佈局,從電商到房地產,從互聯網社區到移動互聯網,多方跨界的結果必然是有失有得。YY、迅雷、獵豹移 動等都是「雷軍系」裡賺的盆滿缽滿、功成名就的投資,錦上添花之文太多不贅述。本文就來扒一扒「雷軍系」中最慘烈的電商投資,其中卓越網7500萬美元賣 給亞馬遜,已算是雷軍在電商投資領域最成功的典範,其他幾筆投資基本上是血本無歸,即使對有錢任性如「雷布斯」而言,也是無比肉疼的事情。

凡客誠品:從「最成功的投資」到「人生最倒霉的事」

曾經的凡客輝煌一時,在垂直電商領域自稱第二,那肯定沒人敢稱第一,創始人陳年野心勃勃。要說錢,在雷軍和陳年的努力運作下,凡客經過7輪融資總額超5.3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聯創策源、IDG資本、賽富投資基金、啟明創投中信產業基金淡馬錫等, 最高估值達50億美元,只可惜盲目擴張、庫存危機、資金鏈斷裂、上市折戟等等挫折之後,從此一蹶不振;要說產品影響力,「凡客體」也曾上過各大媒體頭條、 於街頭巷尾氾濫,甚至還曾去偏遠的城市與農村刷牆,巨額營銷費用也曾堆砌出凡客的虛假繁榮,但最終產品的保鮮期已過,凡客依然還是一件T恤,就是昨日黃 花;要說人,凡客在過度膨脹發展的頂峰,員工數以萬計,董事會陣容豪華而強大(雷軍、馮波、林棟樑、童士豪、羊東、陳小紅等,彼時差不多是這個TMT投資的半壁江山),隨著高管離職、公司內鬥消耗,如今剩下300餘人,「所投非人」也許是此時投資人的心情最好寫照。這麼粗粗的捋順一下,凡客似乎萬事俱備,但是上市的東風遲遲未到,種種負面傳言之下,昔日「不成功天理難容」的凡客似乎已病入膏肓。

凡客創始人陳年(真名王瑋),和雷軍是患難與共15年的好「基友」,他們亦師亦友。從2000年創辦卓越網開始,彼時陳年其實只能算是給雷軍打工,但合作和信任基礎已在;2005年4月,在完成亞馬遜對 卓越網的併購交割後,陳年和雷軍一起創業我有網(一個類似5173的遊戲道具交易平台),因為陳年對遊戲行業並熱衷,最終我有網也沒有幹下去;2007年 10月,VANCL開張,凡客誠品就此行走江湖,作為天使的雷軍為凡客和陳年找錢,作為凡客掌門人的陳年,為雷軍樹立了電商大有作為的信心,彼時一起都是 美好的。從2008到2014年,凡客經歷商業轉型、燒錢擴張、庫存危機、資金斷裂、電商血戰、斷臂求生等重重劫難,資本撐起來的美麗泡沫已破滅,從品牌 到平台再到品牌,凡客走過的彎路太多了。如今的凡客大夢初醒,惟利是圖的資本放棄了對凡客的追捧,即使有雷軍的出手相助,「重塑凡客」的翻身仗也難打,陳 年想「重新做人」還要看用戶給不給機會。

樂淘網:五年四次轉型難逃賤賣命運,雷軍萬般無奈下的「棄子」

樂 淘網成立於2008年6月,平台上線之初就獲得雷軍等2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在雷軍建議賣玩具的情況下,樂淘網最初的定位是銷售玩具,彼時畢勝不懂電商 也不懂零售,樂淘發展的也不順利,於是畢勝和團隊開始研究賣別的東西;2009年9月,樂淘開始了第一次凶險的轉型,從賣玩具改為賣鞋,從虛庫代銷到實庫 代銷,畢勝一手建立了樂淘鞋類電商供應鏈體系;一切發展都是順風順水,樂淘也獲得了資本市場認可和青睞,先後獲得3筆共7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聯 創策源、老虎基金、德同資本、晨興創投等,此時畢勝開始將樂淘帶上了「狂飆突進」的擴張道路,在當時電商燒錢砸流量的大環境下,樂淘也狂砸廣告費、成立子公司積極擴張,銷售額增長的背後是越做越虧。2011 年底,畢勝拋出「垂直購銷電子商務是騙局」論,2012年樂淘開始轉型做鞋類自有品牌,當年推出了恰恰、樂薇、茉希、邁威、斯伽五個自有品牌,砍掉了原來 的代銷業務,不過幾個月就出現了數千萬元的庫存危機,此時凡客也處於庫存危機中,最終的結局是雷軍幫了凡客,棄了樂淘。2013年,樂淘新的發展方向是 「定製平台」,這也意味著此前確定的自有品牌之路已難以為繼。2014年5月,樂淘賣掉了(傳說賣價1000萬元),接盤俠是廣東冠鵬鞋業連鎖經營有限公 司,包括畢勝在內的樂淘原有股東全部退出。

樂淘網創始人畢勝,今年41歲,曾在慧聰國際和百度工 作過,在2014年樂淘出售後加盟了C2M定製平台必要商城。畢勝在互聯網圈中良師益友頗多,和李彥宏、雷軍、陳年等都是可以稱兄道弟的朋友,曾在媒體採 訪中透露:「最初出來創業樂淘完全是一種衝動,只因為李彥宏說人不能閒廢了,雷軍說應該學習充滿激情的陳年。而在我的職業生涯裡,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李彥宏,雷軍是樂淘的啟蒙老師,陳年不 是競爭對手是兄弟,曾想當他的投資人。」就在2011年樂淘最頂峰的時候,網站訪問量和銷售額等方面均排在國內鞋類電商第一名,當時沒人相信樂淘會死;如 果樂淘沒有成本失控,並一直堅持自己的垂直代銷戰略,也許就不會落得被迫賤賣的慘淡結局,但人生沒有如果可言。其實幾億人民幣的投資打了水漂,最倒霉不僅 是創始人,還有投資人。

尚品網:奢侈品電商寒冬中糾錯轉型,雷軍的電商投資想回本就靠這個

尚 品網,成立於2010年7月,最初也是走奢侈品電商「閃購」路線,專注於國際一流奢侈品和時尚精品的售賣和服務。發展初期成長迅速,平均客單價超過 2000元,每個季度保持200%的增長速度;2011年,尚品網營業收入突破2億元人民幣,註冊用戶超過200萬,雷軍曾微博評價:「尚品網一年來的業 績超越了我的期望。」可惜好景不長,2012年奢侈品電商進入寒冬,購物網站倒閉兼併潮隨之而來,雖然尚品網成為倖存者之一,但作為最早的一批奢侈品電 商,也經歷了不斷嘗試和糾錯的痛苦過程。如今,尚品網定位是一家在線多品牌零售商,銷售各種設計師和現代時尚輕奢品牌。截至目前為止,尚品網共獲得3輪融 資,總規模超6000萬美元,投資方來自天使投資人雷軍、晨興創投、思偉投資、成為資本等。

尚 品網創始人趙世誠,曾赴美深造,在知名上市公司惠普、IBM等擔任高管多年;在美期間,領導及推動了多個大型電子商務平台的創新及實施;2005年回國創 業,以電子商務為公司主營業務,承接國內多家大型銀行的電子商務運營,是真正具有實操經驗的電子商務行業的資深人士。不知道這樣的履歷是不是雷軍投資尚品 網的原因之一,反正這還是比較符合雷軍的投人原則,據悉趙世誠並非雷軍的老友,是通過熟人介紹的。雷軍教給了趙世誠兩個原則:搞定原則和不關門原則,其實最終可以解釋為變相的為創業者減壓,趙世誠確實也沒有辜負雷軍的期望。目前,尚品網雖然也有裁員風波、融資不到位等負面消息,但能夠成功將TOPSHOP引入中國,還是給投資人吃了一顆定心丸,至於未來如何也只有時間能證明。

太美:曾經也是互聯網鞋業明星,無奈幾億元投資都打了水漂

太 美,是一家鞋類電商,名不見經傳,但是它的來頭與實力卻不容小覷:創始人閆丹為投資互聯網的資深人士,投資人則有雷軍、劉芹、徐小平等,前後融資接近3億 元(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晨興創投、SIG等),它還差點引領一場新的「鞋業革命」……太美創始人閆丹,1967年出生,曾是投資人,主投IT、互聯 網、電子商務等領域,曾經投過8848、17173、卓越網等項目,與雷軍關係密切。在投過多家電商公司之後,閆丹轉換了自己的身份,由投資人變成了直接 創業者,2007年,閆丹與盧亮、陸朋一起,開始了創業之路。在發現創業購物搜索引擎這條路走不通之後,就有了後來的「太美」鞋業,旗下品牌先有 「Shoooes」、UFO(全球鞋業定製),後者曾讓太美在天貓商城上聲名鵲起。

2009年1月,UFO天貓旗艦店開業,試水運營的 Shoooes停止運作;UFO以圖片預售形式打開市場,讓用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穿上最流行的設計,短期內就有了大量擁躉,併入選了當年的百強網商。前段 跑的太快,致使後端供給跟不上,所以在2010年1月-2011年3月間,太美與一線代工的老牌製造企業博勵圖開始了漫長的合作談判,最後因為控制權問題 合作未成,太美也因此錯失了一筆5000萬美元融資。2010年8月,UFO天貓店停止了運營,獨立B2C網站也不再更新。在後端供應鏈的打造和前端的運營部署都比較成熟的情況,2012年6月,太美涅槃重生而啟用的新品牌TITAI在天貓正式亮相,運營3個月,TITAI表現平平,2012年11月,太美再次終止運營TITAI,一代互聯網鞋業明星就此隕落,此後再無音信。

附:天使投資人、順為資本創始合夥人雷軍投資的公司

Ninebot納恩博、房呀、寓見城市青年公寓、TPO小站教育、御家匯、一起作業網、美菜網、荔枝FM、草根投資網、奇果網絡、MisfitWearables、華米科技、人人車愛空間、隨身移動、愛奇藝、白鷺引擎、團800網、阿姨幫51Talk無 憂英語、積木盒子、我有外賣、i微聚、麗維家、閨蜜圈、、you+國際青年公寓、凡趣科技、維立克教育、女生派、知米英語、紫米電子、發現旅行網、綠米聯 創、人脈通、親寶寶、好豆網、Yeelink、金山辦公軟件、加一聯創、PebblesInterfaces、星空琴行、智谷睿拓、好快省汽車服務、寶寶 巴士、丁香園、耶客網絡、樂淘網小米科技、太美鞋業、、尚品網、卓越網、UC優視、多看科技、瓦力語聊、YY(歡聚時代)、7K7K、ISpeak、卡卡移動、喜訊無限、迅雷、天網凡客誠品、逍遙網、樂訊社區、多玩遊戲網、綠人網、TechWeb、長城會、雷鋒網、知乎、大街網等。來源:投資界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做好產品,市場會告訴你用戶在哪裡

從2009年至今,英方已經在數據災備領域耕耘了7年,但坦率的說,在火熱的「云端」我們卻有些相對滯後,但還好,現在我們的英方云已經完成了全部產品和功能的上線,這對於英方來說,將是一次關鍵的業務調整,借助這樣的一個轉型時機,我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對2B市場的三點感悟,激勵自己,同時希望對每個2B領域的同仁有所幫助。

收斂你的創業范兒

很多創業公司都會有這樣的矛盾,一面享受著「創業」二字帶來的榮耀,另一面則往往表現出自己的不自信。

不管是過去的軟件市場還是新興的SaaS領域,依然存在「外來的和尚會唸經」的觀念,這導致很多創業者在面對大中型企業的時候往往自信心不足,於是就回退而求其次說「呵呵,我們是一家創業公司」,自欺欺人的認為「我們要服務廣大的中小企業」。

但 是從國外的經驗以及英方自身的成長來看,要想形成良好的市場循環,大中型企業及行業內知名企業才是你最需要花精力去搞定的,而這些企業,不僅希望你的提供 良好的服務,更希望你提供的服務是穩定的。所以原本受投資人、媒體推崇的「創業者氣質」在你的准客戶面前反而會成為一個短板,畢竟選擇了創業公司也是選擇 了與創業公司共同承擔一個企業發展的風險。

創業之心難能可貴,但在客戶面前,你需要讓你的西裝看著更佳筆挺。

專注是核心競爭力

從2015年獲投的輪次分佈看,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資目前主要集中於天使輪、A輪以及Pre-A輪。而從業務類型來看,都是針對企業某一具體的業務,比如CRM、ERP、數據備份、存儲等具體的業務。企業業務類型畢竟想對有限,加之阿里釘釘百度的直達號、騰訊微信的企業號等大殺器的出現,這一領域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另一方面,隨著這幾年的發展,SaaS已經幾乎覆蓋了企業的各個業務模塊,而每個模塊最終只會留存3-5家,這就是市場規律。

SaaS 是基於軟件的一種服務形態,這個服務形態可以是產品形態、是業務形態,甚至SaaS這個詞本身也可以擴展出很多具體的功能形態,比如DRaaS(災備即服 務),但最終SaaS的成敗還是取決於軟件自身的穩定性、可靠性。以英方為例,最開始我們甚至將銷售這個核心業務進行外包,進而為研發空留出更多的時間, 更多的資源。

未來,SaaS或者軟件的市場的細分更加明顯,過去的SaaS企業主要存在於垂直的細分領域,比如CRM領域的 Salesforce,云盤領域的Box,dropbox、APM領域的Antenna等等……軟件也好、SaaS也好,都是一個邊際成本極小並且具有規 模效應的商業模式。所以,2016年以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將出現更多的橫向細分的SaaS。簡單來說,就是同樣是兩家金融企業,只要在硬件上具有相同的結 構,那麼在軟件的部署上就一定是可以複製的。

從最近的兩個月來看,國內外都有基於特定行業的云服務企業獲得了融資:金融 SaaS 提供商 Mambu、云霽,智能硬件云平台AbleCloud等等,這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之外,行業云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機會都會更大一些,這樣的云會有更高的行業壁壘,可以更好的抵禦來自巨頭們的競爭。

先做好產品,市場會告訴你用戶在哪裡

提到SaaS,就會提到Salesforce,但即使專注於CRM領域的Salesforce,也提供了多大5款產品,並且購買了兩款產品以上的用戶超過了75%,甚至Salesforce還建立了自己的類似AppStor的App Echange。

通過接觸你的用戶,你會發現用戶的需求真的的千差萬別,而如果只單純的提供一款SaaS的話,不僅會浪費你的推廣成本,對收入造成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並不利於你的產品迭代。對於2B行業來說,用戶既是產品的使用者,也是產品功能的挖掘者,這裡舉個英方自己的例子:英方最初是為海通證券提供了容災高可用服務,但基於軟件自身的高效率容災複製特點,海通證券將軟件重新應用到自己的高速行情分發系統中,最終使自己的用戶可以更快的獲得行情信息。

幾天前,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你面前有一個會隨牛奶溫度而改變顏色的奶瓶,那麼你一定會很快回答,這個奶瓶可以用來防止牛奶溫度過高而燙傷嬰兒。但如果問你如何保證嬰兒不會被過高溫度的牛奶燙傷?相信你一定會花很長時間才會想到顏色隨溫度而變化這個點子。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你可以先有一個可以使用的具體功能,然後去尋找你可以滿足的具體需求。請相信,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還有很多需求等待去挖掘。

以上,為我的一家之言,這些所謂的經驗也並不會適合每一個人,但我想,這些內容如果可以給在2B領域打拚的你(們)帶來一些啟示的話,哪怕只有一點點,就是值得的。

創業維艱,希望可以和各位在未來並肩同行。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家為web設計師製作工具的舊金山公司,用9個GIF格式動畫來表現網頁設計在過去25年的發展歷程。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CSS這麼重要,為什麼Flash會逐漸淘汰,這些動畫圖或許能讓你一窺究竟。

網頁設計的單色時代,約1989年。 想想Lynx和其他以Unix為基礎的web瀏覽器,這些瀏覽器只會通過網絡從這個終端到另一個終端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來。 沒有圖形用戶界面,只有一串字母和一個閃爍的光標。

現代化的開始,約1995年。 第一個瀏覽器,例如Mosaic,允許設計人員在網站上顯示圖片,但是唯一的方法是將這些網頁元素丟進不雅的表格佈局中。 由於這真的很難精確定位,所以設計師得琢磨地非常清楚如何寫好表格嵌套表格再嵌套表格的代碼以便正確顯示內容。

幸運的是,JavaScript出現了,為設計師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Flash讓我們創建動態網站的設計更為簡便:例如,彈出窗口和在頁面上動態修改內容順序。 但是相較於本地HTML,JavaScript速度很慢。

儘管Flash也曾風靡一時,但是現在幾乎已經被HTML5幹掉了,但是在1996年,它代表了網頁設計的一個新高度:能夠讓設計師按他們自己的方式使得頁面生動起來。 這也是Froont飛出頁面和開場動畫等的黃金時代。 但是,Flash會佔用計算機大量的處理資源,這也使得它成為一種特別不友好的技術,尤其是對於移動設備例如筆記本電腦和智慧手機而言。

CSS,首次發佈於1998年,解決了很多早期的web設計問題。 通過將網站美觀度從網頁內容中剝離出來,設計師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製作或者為客戶定製網頁了。 雖然最早的CSS版本不是非常靈活,但是現在的CSS已然成為了設計師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網絡技術。

2007年iPhone的問世給設計人員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難題:如何在智能手機這個更小的屏幕上設計網頁? 一開始設計人員想到的是使用一種網格系統,這種網格系統可以根據設備屏幕的尺寸將網頁分割成若干列。

2010年,對於如何在移動設備顯示網頁的問題,Ethan Marcotte想到了另一種解決方案:響應式設計。

在響應式設計之後,一種撇去華麗效果重視內容的扁平化設計也出來了。 這種設計簡化了視覺元素,通過突出漂亮的字體來創建web體驗,而且顯示在任何設備上的效果都非常棒。

至於未來會如何? Froont表示,更好的web設計還在研究開發中。 以後,設計人員將不需要再擔心瀏覽器的兼容性問題,各種適用於任何設備的工具也都隨手可得。 以後的技術將不會再成為設計的限制,設計師可以集中精力解決UI和UX問題,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排除故障上。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最寬網頁

 

你可曾想過,網站就是一道空白的墻壁,然後你可以自由的在墻壁上塗鴉,發揮你的想象力。

 

號稱世界最寬的網站“bluesfear”,是由眾多的藝術工作者提供一副又一副的創意作 品,拉著滾動條好像在坐火車那般,沿途欣賞風景。

 

bluesfear目前的寬度還在不斷增長中,它還邀請全世界各路設計師,在“墻上”作畫, 讓該網站一直延伸下去,喜歡創作的你也可以設計一張能夠跟最後一張連續的圖片提交上去。

 

網址:http://worm.bluesfear.com/index2.html

 

 

2、最高網頁

 

有了最寬網頁,就來看看最高的網頁吧!這個目前高1萬8千939公裏的網頁“worlds-highest-website”,瀏覽者可以手動滾動網頁,或使用電梯。如果你向使用滑鼠滾輪看網頁最下面的圖片,應該是不可能,除非你非常有耐力。

 

網址:http://worlds-highest-website.com/

 

 

3、最貴網頁

 

英國nottingham大學生亞力,因籌集自己的大學學費而又不想跟銀行借貸款,突發奇想的用了10分鐘就建立了一個名叫百萬首頁的網站,然後將這個網站的首頁平均分成1萬份,每一份只是一個小小的格子。

 

他宣稱每個格子賣100美元,買家可以在自己購買的格子中隨意放任何東西,包括商標、名字、或者特意設計的圖片鏈接等等。於是一個幾乎是零成本的網頁在經過Alex 的創意後,總價值就變成了一個高達百萬美元的網頁。

 

網址:http://www.milliondollarhomepage.com

 

 

4、最大網頁

 

這裏的“大”不是“大小”的“大”,而是“博大”的“大”,這個網頁可以容下任何一個網站, 包括它未來的競爭對手,可謂老少皆宜,男女通用,高手菜鳥皆需要,居家旅行都必備。

 

網址:http://01478.com

 

 

5、最小網頁

 

由阿蘭。奧登設計的世界最小的網站“guimp”,它的首頁的大小只相當於一個圖標, 此外什麽也沒有。雖然設計小,但五臟俱全,裏面還有遊戲、博客、相冊等,不過這網站非常考你的視力,也許想看也看不到。

 

網址:http://www.guimp.com

 

 

6、面積最大的網頁

 

據說這個最大的網頁包含的像素有:8,1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它的面積大約相當於地球表面面積的170億倍。

 

想不想試試用鼠標“滾輪”滾到此網頁底部?或者用鍵盤上的向下翻頁鍵翻到此網頁最下面?

 

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網址:http://www.deepskyfrontier.com/#howbig01

 

 

7、另外在介紹一個世界上最高的房子

 

這個來自德國老王,把房子建得還真高,制作也相當精美,可以去申請吉尼斯了。

 

網址:http://mrwong.de/myhouse/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lorCombos

 配色是Web 設計的首要大事,Color Combos 幫你預備了數千種配色方案,可以根據色調瀏覽選取。

LIpsum

 Lipsum.com Lorem Ipsum Text 縮寫的自創詞,字典中不存在的單詞,是在演示頁面結構的時候,需要加文字的地方使用Lorem Ipsum Text 填充可以避免用戶因關注文字的意思而分神。Lipsum.com 可以幫你生成製定數目的Lorem Ipsum 單詞。

What the font?

 有時候你對某個Logo 感興趣,想知道是圖片的LOGO是什麼字體做的,可以將Logo 圖片上傳到這個網站,結果之準確會讓你難以置信。

ConvertIcon

 Favicon 越來越受歡迎,尤其隨著Firefox 的流行,Firefox 會將你站點的Favicon 標誌顯示在標籤上,也會顯示於書籤,Favicon 支持多種圖形格式,比如png,但IE 並不支持png,該站點可以幫助你將png 等圖片格式的Favicon 轉換成IE 支持的ico 格式。

BgPatterns

 背景線上產生器。現代Web設計的趨勢之一包括使用背景圖案,BgPatterns.com可以幫你設計背景圖案,他們有大量可選的圖案,可以按不同方式接合,還可以設置透明度。

HTML Encoder

 如果你要在網站中顯示Web代碼,那將是非常煩人的事,你必須將諸如<一類的符號用編碼表示,這個網站可以幫你做這些事情,只需將你的代碼複製進去,他們會幫你生成可以直接使用的代碼。還有HTML Decoder  幫你做相反的事。

Xenocode Browsers

 該網站非常有用,可以直接模擬預覽你的網站在IE6 IE7 IE8 Firefox 2 Firefox 3 Google Chrome 以及Opera 中的樣子。唯一的不足是,不支持Mac Linux 環境下的瀏覽器。

Test Everything

測試任何你想得到的東西。

這個網站包含了超過100 中工具幫你測試幾乎所有東西,如跨瀏覽器兼容,查PR 值,甚至幫你驗證代碼。

Sprite Generator

 CSS Sprites在顯著降低HTTP請求方面功不可沒,但CSS sprite可不是個簡單的技術,Sprite generator   可以幫你做這些繁複的工作,將你的圖片打包成zip上傳上去,他們會把你的圖片組合成sprite,還幫你生成CSS代碼。

Buttonator

 線上按鈕產生站,這個網站可以幫你設計漂亮的按鈕。

Load Impact

 網站壓力測試站,讓你測試同時上線人數流量等等。

這個壓力測試站點可以幫你測試你的站點的抗壓能力,如果你的某篇文章曾經上過Digg StumbleUpon 等網站的首頁,你就會知道抗壓測試多麼重要。

IconFinder

 這個網站收藏了大量來自網絡的免費圖標。

TypeTester

 可以幫你測試不同字體的顯示效果。

CSS Tidy

 這個站點可以幫你檢查CSS 代碼,並修正其中的錯誤,比如,它可以發現你的CSS 代碼中最常見到重複設置問題。

Contact Forms Generators

 表單產生站,可以幫助你實現和瀏覽者的互動,無需編程,就能快速生成訪客反饋表單,甚至幫你生成郵件發送PHP ASP Perl 代碼。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頁的線框圖是非常直觀、但是也沒什麼技術上難點的東西。只需要你大概描出頁面上需要的一些元素,比如頭部、導航、頁腳等等,最多再就是一些交互、內容區域什麼的。但這對於任何網絡應用的開發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做這件事情,最簡單的就是拿起紙和筆,但是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介紹的是一些非常高效好用的在線原型工具,並且他們完全免費。

Lumzy快速原型工具

使用Lumzy你可以為你的應用創建原型圖,還能添加一些互動事件。有了它,你可以創建彈出框,互動的頁面導航,添加外部鏈接等等。他對於團隊協作設計和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而且他完全免費。

Mockup Builder殺手級的原型工具

MockupBuilder最近才發布,很值得期待。他有非常多的功能:UI模型,交互的線框圖,頁面佈局,客戶端原型甚至站點地圖和頁面與頁面間的畫面轉跳指引。

當然,對於與客戶和團隊成員交流也是非常強大的。並且,他全部免費。

Tiggr協作製作原型圖

Tiggr的邏輯是給你需要做成最終稿的所有資源。你可以設計很多的元素,然後分享,其他的協作用戶會幫你製作相應HTML/CSS代碼,以達到最快生成。花10秒鐘註冊,你就能享用這個免費的東東了。

Frame Box輕量級原型在線製作

FrameBox並沒有多麼特別的特色。你可以拖放、設置大小、複製粘貼這些UI組件,但是他的特色在於你可以非常輕鬆的通過它的拖曳很容易就完成你的原型製作。想要用這個輕量級的免費的工具,也需要註冊。

 

SimpleDiagrams免費版 (Adobe Air App)

simplediagrams是一個非常小巧的Adobe Air軟體,通過他你可以非常輕鬆的實現自己的想法。拖曳模組元素,添加圖片或者便簽,將設計圖輸出程PNG圖都是他的特色,通過添加一些小功能就能實現一個非常不錯的原型圖。

iPhone Mockup iPhone原型框線圖製作

iPhone Mockup裡面你可以使用鉛筆模式,也可以使用圖表模式的編輯器。不管你選擇什麼,功能都是一樣的,都可以很簡單很方便的生成iPhone上的應用原型。你也可以分享給別人,就算你更改了設計,別人通過那個連結也一樣能同步接收更改。

fluidIA

fluidIA是一個在線的但是可以下載的富用戶界面原型設計工具。它基於面向對象的理念,可以讓你快速完善。它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團隊中的任何成員,無論是設計師還是工程師都可以自由的設計自己的原型。最近fluidIA的更新稍微慢了點,但是它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線框圖工具。

Pencil Project FireFox插件

Pencil Project是一個原型界面設計的Firefox插件,通過內建的版型,你可以創建可連結的文檔,並輸出成為HTML文件、PNGOpenOffice文檔、Word文檔、PDF。還有什麼可說的呢?這麼優秀的插件,是每個設計師和開發人員必備啊。

CogTool Win MAC下應用程序

CogTool是一個強大原型生成工具,他與別的工具還有一些不同,他可以對你的設計自動根據人類認知模型進行評估。你可以通過一些圖標啊按鈕啊圖片,生成一個描述,然後點擊評估的按鈕,他就會對你的設計進行人類認知模型的評估,他會告訴你一般人需要多久才能理解你的意圖。CogTools有很多用戶引導的文檔,還有很多教程,論壇上的技術支援也能讓你很快的熟悉操作。

Prototype Composer

Prototype Composer可以讓你在真正的代碼編寫之前就看到網站是如何運行的。以前的那些無數的文字入口,複雜的數據結構以及技術含量不低的UML圖,這個工具可以讓你很方便的協作完成一個看起來能運行的程序。
社區版本是免費的,他可以讓你以用戶定義的一個項目做一個範例網站。

DUB – DENIM(跨平台應用程序)

DENIM是一個跨平台的桌面軟體。他自己的介紹是為早期網站設計提供幫助的非正式工具。
他有很多理念來自於紙筆設計原型。你可以快速的畫出草圖,保證重要的功能優先。但是跟紙筆的草圖不同的是,他還可以有互動指令和動畫。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隨著Web應用越來越廣泛,Web安全威脅日益凸顯。黑客利用網站操作系統的漏洞和Web服務程序的SQL注入漏洞等得到Web服務器的控制權限,輕則篡改網頁內容,重則竊取重要內部數據,更為嚴重的則是在網頁中植入惡意代碼,使得網站訪問者受到侵害。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應用層的安全問題,對Web應用安全的關注度也逐漸升溫。下面向大家推薦8款非常有用的免費 Web安全測試工具。

 

N-Stalker Free Version

N-Stalker Web 應用程序安全2012免費版本能夠為您的Web 應用程序清除該環境中大量常見的漏洞,包括跨站腳本(XSS)、SQL 注入(SQL injection)、緩存溢出(Buffer Overflow)、參數篡改(Parameter Tampering)等等。

 

 

Netsparker Community Edition

Netsparker Community Edition 是一款SQL 注入掃描工具,是Netsparker的社區免費版本,提供了基本的漏洞檢測功能。使用友好,靈活。

 

 

Websecurify

Websecurify 是一款開源的跨平台網站安全檢查工具,能夠幫助你精確的檢測Web 應用程序安全問題。

 

 

 

 

 

Exploit-Me

Exploit-Me 是一套Firefox 的Web 應用程序安全測試工具,輕量,易於使用。

 

 

OWASP WebScarab Project

WebScarab 一個用來分析使用HTTP和HTTPS協議的應用程序框架,通過記錄它檢測到的會話內容(請求和應答)來幫助安全專家發現潛在的程序漏洞。

 

 

X5s

x5s 是一款Fiddler 插件,用於輔助滲透測試人員發現跨站點腳本(XSS)漏洞。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ebToJpeg

來自日本的一家在線縮略圖生成網站,輸入網站地址之後會在片刻內生成縮略圖。WebToJpeg提供外部調用網站縮略圖,同時還可以按照需要自己選擇縮略圖的尺寸,以及外部調用的一些簡單樣式設置。

網址:http://x-row.cc/webtojpeg/index.php

ShrinkTheWeb

ShrinkTheWeb所提供的功能略顯簡單,因為它只生成兩種尺寸的縮略圖。不過,在註冊賬號之後,所有在該網站生成的縮略圖都會保存在你的賬戶下,除了可以免除日後再生成之外,你可以在ShrinkTheWeb外部調用這些縮略圖。這對於寫日誌或者是分享給朋友使用是足夠的。

網站:http://www.shrinktheweb.com/

Super Screenshot

Super Screenshot的Super絕對不是吹的,因為該網站的主打是網站整版截圖,無論你的網頁有多長。Super Screenshot也可以設定不同尺寸,同時還可以選擇輸出縮略圖的格式為jpg或者是png。

網址:http://www.superscreenshot.com/

WebThumb

進入WebThumb,在首頁的地址欄輸入你想要製作縮略圖的網站地址,馬上就可以產生4種不同尺寸的網站縮略圖:80*60、160*120、 320*240和640*480,還有一個網站左上角的截圖[估計是截取Logo的],​​點擊右鍵另存為即可把縮略圖保存下來。同時WebThumb還提供zip壓縮文件打包下載,你可以一次性把所有縮略圖下載下來。

網站:http://bluga.net/webthumb/

ToLib© WebThumb Capter

進入ToLib© WebThumb Capter,在Enter your URL處輸入你想要製作縮略圖的網站地址,稍等片刻該網站便會生成四種不同尺寸的網站縮略圖。通過右鍵另存為方式保存縮略圖。

網址:http://thumb.tolib.com/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

首先介紹的這款網站速度和性能測試工具出自Google,通過分析網頁內容來為開發者提供提升網站加載速的建議。PageSpeed​​ 的測試包含移動設備和桌面設備兩方面,使您的網頁在所有設備上都能快速加載。

 

 

2. Yslow

YSlow是最常用的網站性能分析工具之一,相信  Web  開發者特別是前端開發人員一定很熟悉。YSlow基於一組高性能網頁規則來給你提供建議,如何優化可以讓網站更快。 

 

3. Pingdom

Pingdom 是一個偉大的工具,幫助用戶確定網站加載時間並生成大量的報告,例如頁面大小、瀏覽器緩存、性能等級等。它允許您跟踪性能歷史和從不同的地理位置進行測試。在線檢查網站每個元素的加載速度,生成非常詳細的測試報告,幫助你輕鬆優化網站。

 

4. Load Impact

Load Impact幫助你為  Web  應用程序進行負載測試和性能測試。選擇一個全球的負荷區,然後測試模擬客戶、帶寬、數據接受、每秒的請求等等。該工具顯示一個漂亮的圖表來測量加載時間。

 

5. Which Loads Faster

這是一款開源的工具,可以在線對比兩個網站的速度,例如Google vs Bing,Apple vs Adob​​e 等,幫助你了解哪個網站加載更快。 

 

6. Show Slow

Show Slow 是一個開源工具,幫助你監控各種網站性能指標。能夠測試網站在YSlow,Page Speed​​,WebPageTest 和dynaTrace AJAX Edition 中的情況。

 

7. GT Matrix

GTmetrix 可以幫助你開發更快速,高效以及用戶體驗良好的網站。GTmetrix 結合了最流行的Firefox 的性能組件YSlow 和谷歌網頁速度測試工具。Gtmetrix 給目標網站評分並提供改進網站存在的問題的建議。

 

8. Neustar Free Load Testing & Performance Test

這是一款快速生成網站的性能數據的工具,通過對目標網站進行監控和加載測試,幫助你快速解決網站性能問題。

 

9. Web Page Analyzer

Web Page Analyzer 是一個強大的速度測試工具,為您提供了分析和描述性的網站測試結果以及如何改進它。它提供了各種功能網頁速度報告,加載時間、分析和建議等等。

 

10. WebPage Test

借助WebPage Test,你可以運行簡單的測試或執行先進的測試包括多級事務、視頻捕捉、內容阻塞等。你的結果將提供豐富的診斷信息,包括資源加載瀑布圖,頁面速度優化檢查和改進的建議。

 

11. Free Speed​​ Test

Free Speed​​ Test 是一個在線的網站速度測試工具,通過在全球範圍內多個數據中心來檢查加載時間和速度。這將讓你能夠知道你的網站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實際加載時間。

 

12. Octa Gate Site Timer

它允許您監控用戶需要多長時間下載一個或多個Web站點頁面。當頁面加載的時候,SiteTimer會統計每個項目需要多長時間下載,包含了多少數據,然後把信息展示在一個表格中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站地圖 / 網站導航 /site map
公司簡介 / PROFILE or COMPANY Profile or Company
公司設備 / EQUIPMENT Equipment
公司榮譽 / GLORIES Glories
企業文化 / CULTURE Culture
產品展示 / PRODUCT Product
資質認證 / quality certification
企業規模 / SCALE Scale
業務網站 / 營銷網絡 / Sales Network
組織機構 /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合作加盟 / Join in Cooperation
技術支援 / 技術力量 / TECHNOLOGY Technology
長官的話 / 經理致辭 / Manager`s oration
發展沿革 / 展歷程 / Development history
工程案例 / Engineering Projects
業務範圍 / Business Scope
分支機構 / Branches
支援訊息 / 供求信息 / Supply & Demand
經營理念 / Operation Principle
產品銷售 / SALES Sales
聯絡我們 / 聯繫我們 /CONTACT US Contact Us
訊息發佈 / 信息發布  /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首頁 / 返回首頁 / HOMEPAGE Homepage
產品訂購  / 產品定購 / orDER order
分類瀏覽 / Browse by category
電子商務 / E-Business
公司實力 / STRENGTH Strength
版權所有 / Copy right
友情連結 / Hot link
應用領域 / Application Fields
人力資源 / Human Resource HR
創辦人理念 / 領導致辭 / Leader`s oration
企業資質  / Enterprise qualification
產業消息  / 行業新聞 / Trade news
產業趨勢  / 行業動態  /Trends
客戶留言  / Customer Message
客戶服務 / Customer Service
最新消息  / 新聞動態  / News & Trends
公司名稱  / Company Name
銷售熱線 / Sales Hot-line
聯絡人  / 聯繫人 / Contact Person
您的要求Your requirements
建設中In construction
證書CERTIFICATE Certificate
地址ADD Add
郵編POSTAL CODE Zipcode
電話TEL Tel
傳真FAX Fax
產品名稱Product Name
產品說明DESCRIPTION Description
價格Price
品牌Brand
規格Specification
尺寸Size
生產廠家MANUFACUTURER Manufacturer
型號Model
產品標號Item No.
技術指標Technique Data
產品描述Description
產地Production Place
銷售信息Sales Information
用途Application
論壇Forum
在線訂購On-line order
招商Enterprise-establishing
招標Bid inviting
綜述General
業績Achievements
招聘Join Us
求賢納士Join Us
大事Great Event
動態Trends
服務Service
投資Investment
行業Industry
規劃Programming
環境Environment
發送Delivery
提交Submit
重寫Reset
登錄Enter
註冊Login
中國企業網技術支持Powered by ce.net.cn
社區Community
業務介紹Business introduction
在線調查Online inquiry Inquiry
下載中心Download
會員登陸Member Entrance
意見反饋Feedback
常見問題FAQ
中心概況General Profile
教育培訓Education & Training
遊樂園amusement park
在線交流Online communication
專題報導Special report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人都知道上網的人對於網站的速度耐性有限,所以你的網站的效能和顯示速度,是網站的可用性,甚至成功與否的關鍵。Jacob Gube 在他的網誌分享了 20 個線上測試網站速度的工具,可以用來測試網站的速度,和找出哪裡是效能的瓶頸,他建議你同時運用其中數個工具 (沒有一個工具具備所有功能),作為恆常性的測試手段。

1. Page Speed Online

Google Page Speed Online

Google 的 Page Speed Online 是瀏覽器 Chrome 網站開發擴展元件 Page Speed 的網上版,它根據 Google 「網頁效能最佳做法」(Web Performance Best Practices) 來分析網站的效能,這是一組 Google 建議的優化前端效能的規則,你可從這個方便的工具得到大量的資訊,其中包括一個流動裝置最佳效能的最佳做法分析。

2. Pingdom Tools

Pingdom Tools

Pingdom 是一間提供伺服器、網絡、和網站的檢查服務的公司,它的免費線上網站速度測試工具,提供幾個頗有用的報告,包括網頁中每一個物件的下載時間 (如圖像、樣式表、和 JavaScript 程式庫),和流覽器還存的效能級別等,還有一個很有用的網頁分析報告,提供諸如下載時間、網頁大小和請求訊息等。

3. Free Website Performance Test(BrowserMob)

 

這項免費的網站速度和性能測試工具由 BrowserMob 提供,這是一家提供網站負載測試和監察服務的公司,這項工局提供大量有關網頁速度的資訊,包括平均下載時間、網頁總大小、及網頁物件的數量。它從四個不同的地方連接到你的伺服器,讓你可以得到網站性能的全局視野。

4. Which Loads Faster?

 

這個有趣的工具直接比較兩個網站的下載速度,例如你可以測試一下 Google 是否比 Bing 下載得更快,你可以用它來測試你的網站是否比同類的網站有更好的表現。必須一提,這項工具是一個開源的專案,程式碼存放在 GitHub

5. WebPagetest

WebPagetest

這個漂亮的線上工具測試網頁在真實瀏覽器的渲染速度 (Chrome、Firefox 和 IE),並讓你選擇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個地點進行測試,它還可以模擬不同的互聯網連接速度 (例如 DSL 及 56K 撥號上網),更可以選擇性地攔截廣告,使你知道那些廣告對網頁的效能負擔有多大。

6. Web Page Analyzer

Web Page Analyzer

這個簡單的網頁速度分析器的第一個版本在 2003 年發佈,可能是最歷史悠久的工具之一,它告訴你網頁的大小、物件和下載時間,它還給你改善效能的建議。

7. Show Slow

 

這是基於同名稱的開源網站應用程式 (Show Slow) 的網上版本,Show Slow 容許你同時監察多個網址,並定期從三個測試工具取得結果:YSlow、Page Speed 和 dynaTrace。順帶一提,使用這項工具需要註冊的。

8. Site-Perf Site-Perf

這個網上的網站速度測試工具體工很多有關網頁渲染時間的數據,例如總下載時間、連接的數量、請求的數量等等。它也有一些附加功能,例如它可以測試一些需要登入的頁面 (你只須提供網頁所需的密碼),也可以模擬不同的互聯網連接速度。

9. Load Impact

Load Impact

Load Impact 的免費線上負在測試和效能工具,給你大量網站處理流量的能力的數據,這個網站效能評估工具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圖表,包括用戶下載時間 (由一個自動化的虛擬機器進行)及每秒處理請求的數量。

10. OctaGate SiteTimer

OctaGate SiteTimer是一個相當簡單的線上工具:輸入要測試的網址,它便會輸出一個條形圖,顯示了網頁內所有物件的資訊,包括下載的開始、結束和持續的時間,這項工具對於找出做成網頁下載瓶頸的物件特別有幫助。

其它網站速度測試工具

  • Web Site Performance Test (Gomez) – 實時的網站效能工具,顯示一些如查找 DNS 的時間和連接時間等資訊。
  • Webslug – 它與前面介紹的 Which Loads Faster 相似,這個網上工具會比較兩個網站的效能。
  • WebWait – 一個基本的網站速度計時器,你可以自定發出請求的數量和間隔 (例如在 10 秒內發出 5 個請求)。
  • Website Speed Test (Searchmetrics) – 提供大量網頁速度的數據,包括在各種類型的互聯網連接下的估計下載時間。
  • GTmetrix – 一個使用 YSlow 和 PageSpeed 的線上工具,評估網站前端的效能,提供容易理解的資訊。
  • Website Speed Test (WebToolHub) – 一個相當基本的線上工具,提供諸如如網頁大小、下載時間,下載速度和平均速度等資訊,以表格顯示數據。
  • Yottaa Site Speed Optimizer – 這個網站效能分析器輸出漂亮的報告,使用此工具需要註冊。
  • Zoompf Free Web Performance Scan – 此工具會掃描網頁,並收集有關的網頁效能的數據。你需要提供並驗證你的電郵地址才可以進行測試。
  • Site speed checker – 這個網站速度工具容許你同時測試 10 個網址。
  • Free web site speed test (Self SEO) – 這個簡單的網站速度測試工具讓你選擇輸入 10 個網址同時進行測試。

原文網址:http://www.hkpug.net/2012/03/16/20-20個線上測試網站的工具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E每次更新之後網路銀行總是會出現一片災難

為了大家的美好生活不要被這種愚蠢的蝴蝶效應所影響

強烈建議大家 沒事不要手賤去升級IE

IE只有兩個功能

1.網路轉帳

2.重灌後安裝其他瀏覽器

堅持使用IE的結果會讓你在網海的人生

會浪費很多時間再做一件無意義、明明很簡單卻又一直做好不好的事情

莫名其妙的增加了很多挫折感

如果你想鼓勵長輩學電腦,切記切記,不要讓他的世界裡有IE這個東西!

悲劇案例

明明使用的是IE,但是網路銀行卻跳出[ 本功能目前僅支援適用IE,是否要繼續?]

連用微軟元件開發的網路銀行平台都認不得自家的新瀏覽器

這種做事方法在一般民間企業怎麼可能會發生

光是客訴就接不完了

中國信託網路銀行使用IE瀏覽器卻出現,本功能僅支援IE的訊息  

解決辦法

必須每一次打開前都要按F12-->模擬文件-->選擇IE9、IE10

(根據本人測試最穩定的網路銀行IE版本是IE8,使用IE8你的人生會夭壽順暢)

所以不要再更新最新版本來折磨自己了,別再搶著當白老鼠啦!~

中國信託網路銀行使用IE瀏覽器卻出現,本功能僅支援IE的訊息  

 

 

IE降等級移除IE11  

 

移除IE11,IE降等  

降等之後重新開機就會回到 IE10

但是按下F12之後仍然會發現 出現兩種模式 如下圖

   

 點選選單超連結沒反應

IE的文件模式出現IE7的設定是因為網站的語法裡面加入了指定指令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mulateIE7" />

這種寫法會造成一些jQuery的特效運作失敗

例如特效選單點下去沒反應之類的狀況

解決方式是將語法改成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

讓文件顯示配合最新版本便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網頁衝突的問題

但是實際情況還是得看各家開發的方式為主

結論....

IE爆炸之後就會世界和平了。(對~我就是討厭IE~丟筆)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一般性搜尋引擎:Google雖然最好用,但有時還是可以搭配Yahoo對比一下。而百度作為中國那邊最重要的搜尋引擎,如果想要找大陸的中文資料也不可以忘了百度(而且在百度中輸入繁體會自動幫你轉簡體,下面的百度知道亦有相同功能,但百度貼吧則不行)。
Google網頁搜尋:http://www.google.com.tw/
Yahoo搜尋:http://tw.search.yahoo.com/
百度搜尋:http://www.baidu.com/

2.知識庫搜尋引擎:想要找某個看不懂的關鍵字、專有名詞或概念的意義,首先就應該試試看下面這幾個搜尋器。
中文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英文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
Yahoo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
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

3.部落格搜尋引擎:想要找各種有個性、有見解的部落格文章,那麼就應該先從網誌專用的搜尋器開始找起,這些搜尋器還會照顧到部落格的特色,給予你時間上特殊的排序方式。
Google網誌搜尋:http://blogsearch.google.com.tw/
Yahoo部落格搜尋:http://tw.blogs.search.yahoo.com/blog

4.地圖搜尋引擎:想到哪個景點玩不知道怎麼去?在大城市裡不知道怎麼坐交通運輸工具?都可以利用地圖搜尋來幫你,其中我覺得urMap還是比較適合台灣用戶,交通資訊很豐富,可惜我沒有辦法將urMap成功加入搜尋列中。
Google地圖:http://maps.google.com.tw/maps
urMap:http://www.urmap.com/

5.新聞搜尋引擎:透過下面這些搜尋器你可以快速找到最熱門的、來自各種線上電子報的新聞內容。而之所以列上百度貼吧,是因為上面對熱門話題的討論有時候還滿好玩的,可以挖挖八卦,消磨一下無聊時間。
Google新聞:http://news.google.com.tw/nwshp?ned=tw
Yahoo新聞:http://tw.info.search.yahoo.com/news
百度貼吧:http://tieba.baidu.com/

6.多媒體搜尋引擎:想要找一些圖片、影片素材,就可以直接透過下面幾個搜尋引擎來完成,不過使用時要注意版權的問題。
Flickr:http://flickr.com/
deviantART:http://www.deviantart.com/
Google圖片搜尋:http://images.google.com.tw/
YouTube:http://tw.youtube.com/

7.藝文評論搜尋引擎:娛樂生活對於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看電影、聽音樂、看書等等休閒活動都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享受,而如果說想要知道關於這些娛樂的網路評價,就可以透過下面的搜尋器來找到。
IMDB電影資料庫:http://www.imdb.com/
豆瓣:http://www.douban.com/
aNobii網路書櫃:http://www.anobii.com/anobii_home

8.商品搜尋引擎:線上購物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有使用過的網路功能,當你要買東西時,其實也可以透過下面的幾個搜尋器先在網路上比較看看價錢、規格等等資料。當然,也可以透過下面的搜尋引擎快速找到你想要的東西並購買。
奇摩拍賣:http://tw.bid.yahoo.com/
露天拍賣:http://www.ruten.com.tw/
eBay:http://www.ebay.com/
PChome線上購物:http://shopping.pchome.com.tw/
FindBook:http://findbook.tw/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
Amazon:http://www.amazon.com
A9:http://a9.com/

9.國內社群文章搜尋引擎:其實國內論壇應該很多可以拿來當作搜尋資料庫,不過我自己有加進搜尋列的只有Mobile01,其他的就歡迎大家在留言推薦。而像funP和黑米這種書籤推文社群網站,當然也是找資料的好地方。
funP:http://funp.com/
黑米共享書籤:http://www.hemidemi.com
Mobile01:http://www.mobile01.com

10.微網誌搜尋引擎:為什麼要獨立出這個類別?因為我覺得透過這種微型資訊中心,你還真的能夠找到不少有趣或有用的「資訊線索」,不信你也可以試試看。
Twitter:http://search.twitter.com/
FriendFeed:http://friendfeed.com/

11.國外社群文章搜尋引擎:雖然找到的大多會是英文資料,不過如果你就是想找英文資訊時,不可以錯過下面幾個專門檢索國外群眾智慧寶庫的搜尋器。
Del.icio.us:http://del.icio.us/
Digg:http://digg.com/
Mahalo:http://www.mahalo.com/Main_Page

12.Firefox搜尋引擎:玩Firefox擴充套件、GreaseMonkey和Stylish,就應該擁有下面三個搜尋引擎,讓你隨時可以找到五花八門的工具外掛來試玩。
Firefox擴充套件:https://addons.mozilla.org/zh-TW/firefox/
GreaseMonkey Scripts:http://userscripts.org/

13.中文應用搜尋引擎:中文真的是很重要的;語言是溝通、思考、表達、學習的根本,所以可以說所有的事情都與語言有關,而身在語言上使用中文的國家,當然沒有任何的理由不去學好中文。也因此下面這個搜尋引擎是絕對的必備,我在寫部落格文章時(是的,就是在寫這個看起來跟中文好像沒有關係的電腦玩物時)就常常會上去尋找一些字詞的相關用法與修辭技巧。
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6G大小且超大流量的php免費空間

這家免費空間月流量限制是50G/每月,空間支持php和mysql數據庫,支持採用ftp上傳,控制後台使用的是zhcp,速度也不錯,沒有廣告,還可以綁定自己的網址名。不足之處是,該免費空間過於考慮安全問題,所以被禁用了很多函數,大致測試了一下,許多主流程序都無法在此空間上正常使用,很納悶的說。6G大小且超大流量的php免費空間申請地址是:zymic.com


showmywebsite提供2G免費php空間

showmywebsite免費空間的訪問速度,在我今天介紹的這幾款空間當中是最快的,而且採用cpanel控制面板,穩定性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另外,它還支持ssh安全連接,語言方面支持php和mysql數據庫,可以綁定自己的域名,支持採用ftp上傳,不過最大文件限制是100M。每月流量限制10G。還支持htaccess。showmywebsite提供的2G免費php空間申請地址是:showmywebsite.com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com:商業機構,任何人都可以註冊;
  • .edu:教育機構;
  • .gov:政府部門;
  • .int:國際組織;
  • .mil:美國軍事部門;
  • .net:網路組織,例如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和維修商,現在任何人都可以註冊;
  • .org:非盈利組織,任何人都可以註冊;
  • .biz:商業;
  • .info:網路信息服務組織;
  • .pro:用於會計律師醫生
  • .name:用於個人;
  • .museum:用於博物館
  • .coop:用於商業合作團體;
  • .aero:用於航空工業;
  • .idv:用於個人
  • .xxx: 成人內容
 

已啟用的非英語頂級域(本地化頂級域)

  • 阿拉伯語域名完全是由右至左的,與阿拉伯語習慣保持一致。
  • 本表僅收錄收入國際域名根伺服器的頂級域名。未收入根伺服器的暫不列入(如.網路、.公司)
域名國家或地區域名語言原已有域名
امارات. (Emarat) 阿聯 阿拉伯語 .ae
.中国 中國 簡體中文 .cn
.中國 中國 繁體中文 .cn
مصر. (Misr) 埃及 阿拉伯語 .eg
.香港 香港 繁體中文 .hk
.ලංකා (lanka) 斯里蘭卡 僧伽羅語 .lk
.இலங்கை (ilangai) 斯里蘭卡 坦米爾語 .lk
السعودية. (Al-Saudiah) 沙烏地阿拉伯 阿拉伯語 .sa
.ไทย (thai) 泰國 泰語 .th
.台湾 臺灣 簡體中文 .tw
.台灣 臺灣 繁體中文 .tw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您是公益團體、弱勢團體需要學習電腦技能專長

鼎益盛現在提供免費joomla架站教學服務


不論您是團體或個人  都請與我聯繫 

林玉潔 AJ

0913-313186

04-22417639


 

文章標籤

拓界行銷-aj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